办了十三届的“电博会”,政府“断奶”后即停办 羊城晚报记者 王俊伟 摄
|
解码珠三角
东莞会展补贴前瞻
文/羊城晚报记者 余宝珠
图/羊城晚报记者 王俊伟
东莞展会今后想要拿到政府扶持补助,不再那么容易了。7月26日,东莞政府正式发布《东莞市重点会展项目认定办法》,对获得补助扶持的十大展会在展览面积、参展企业、采购商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。相关的量化指标,可能让一些影响力稍逊的展会无法通过认定,拿不到来自政府的财政补贴。
对此,有专家学者表示,东莞政府此举会让一些亏钱无影响力的展会“断奶”退市,迫使一些展会提前走向市场化,尽快脱离政府补贴的臂弯。
提高门槛勒紧口袋
补贴有硬指标
“展览规模达到15000平方米以上、参展企业在200家以上,须有针对性地邀请采购商1000人以上或组织观众到会达20000人次以上”,这是东莞对十大展会的认定条件之一,和3年前东莞十大展会的认定细则对比,这次政府对于重点扶持补贴的十大展会有了更多的硬性要求。
东莞市会议展览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姜淮分析指出,新的认定办法对参展企业、采购商、专业观众都有具体的量化规定,并把十大展会规模的要求从之前的10000平方米提升到15000平方米。姜淮还指出,对于政府重点扶持的展会,今年还新增了5个“成长性展会”的认定,给十大展会以压力,竞争性增强了。另外,有重大违规违法的会展项目,将实行一票否决,取消其认定资格,并且5年内不能再申请补贴。
“提高门槛,政府勒紧补贴口袋,其实就是要逼这些展会走市场化道路。”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表示,各项硬性指标,会让一些不达标的展会拿不到补贴,要么适应市场要么退市。事实上,东莞市政府对一些重点展会的补贴也开始减少,促其转向市场。以台博会为例,尽管政府主办的性质不变,但之前由政府全额负担费用,今年就在财政补贴上减少了50万元,开始把展会推向市场化。
曾经风光的电博会
一“断奶”就停办
统计数据显示,去年东莞举办的大型展会多达300场,其中有一部分就是背靠政府补贴这棵“大树”举办的。林江表示,东莞要打响会展城市这张名片,单靠政府展会是绝对不行的,一些影响力稍逊的展会,一旦脱离了政府的补助,单靠其自身的影响力是难以维系下去的。曾经风靡一时的东莞电博会,去年在政府补贴“断奶”后就停办了。
记者了解到,去年东莞电博会在连续举办了13年后突然停办,原因就在于政府取消了该展会的财政补贴,将其推向市场化运营,但在市场化运营的首个环节招标选择承办单位上就卡壳了,当时报名的展会公司不足3家,无法开标,导致招标失败。
据悉,承办了6届电博会的展会公司广东现代会展管理有限公司,也没有参与相关投标。广东现代会展管理有限公司行政总监表示,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企业没有信心办好该展会,自然不去参与投标。
政府办展流于形式
谈市场化尚早
东莞电博会曾是东莞最有影响的龙头展会之一,但历经十几年后,这一龙头展会在政府的臂弯里中没有太大的创新发展。东莞市电线电缆行业协会秘书长刘涛告诉记者,流于形式的电博会,参展效果明显大不如前,电线电缆行业协会的会员参展热情逐年下降。
作为东莞重点扶持展会,东莞电博会之前都能得到政府的高额补贴。2009年补贴金额为700余万元;2010年政府补贴减少,仅为500多万元,这时展位开始收费,每个展位收费1000元;到了2011年,政府补贴电博会的金额骤降至100万元,这使得展位收费大增,且展会功能也受到较大影响。参加该届电博会的东莞伟光照明电器公司负责人熊先生称,当时花了一两万元拿下4个展位,但感觉是“白忙活了一场”。
“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,现在大谈展会市场化还为时过早”,姜淮指出,政府主导性展会在东莞乃至全国都不可或缺,但展示内容缺乏专业化、展示亮点缺失等,容易让政府主导的展会流于规模和形式,只有卖家没有买家,结果只能是“风光开幕冷清闭幕”。
余宝珠 来源: 金羊网-羊城晚报